top of page


獨
#轉運站
#膠囊旅館
#飛船
#纜索鐵路
[基地介紹]
理性建構 × 感性創建
觀察原稿之後,我將整張圖最顯眼的線條部分,作為感性的建構,任他隨意的向其他軸向旋轉;而理性建構,則是將現所圍出的面,具體的表現出來,並安排不同的高度。

感性線條

理性線條
正模

強烈的立體線條
X
附加的地形表面
基地介紹
[建築介紹]
建築機能
我的基地處於整組基地的中心區域,因為這個條件,我放入轉運站的機能。
又因為在轉運站發生的活動,是大量且快速的移動,在這個空間有強烈的疏離感,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少,所以在月台下方的空間,另外加入了膠囊旅館的功能
建築圖面

基地平面圖

B - B' Section

A - A' Section

Platform

Lobby

B6

Platform
1/8
Plan
三種交通工具
平面道路、黃裕翔的飛船、纜索鐵路(Funicular)
連結巨大高低差的鐵路
從陳玉容基地出發的道路,一直到林大惟的基地,是一段相當陡的斜坡,一般的鐵路無法行駛,需要使用纜索鐵路
沒有樓梯連結的旅館
僅以電梯作為垂直的動線,讓每層樓的空間更為獨立
強大的AT力場
意即心之障壁,源自日本知名動畫師:庵野秀明,在轉運站這個空間,快速的節奏使每個人的孤獨感更加明顯
建築介紹
[渲染圖]

Creator
翁宇誠
NCKU ARCH 114
當我們看到星星最耀眼的瞬間
她可能早就燃盡生命
渲染圖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