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資產 17.png

Heterogeneousness

指導老師 鄭方哲
組員   林大惟 丁度元 陳柏如 翁宇誠
     陳玉容 楊蕎寧 黃裕翔

[ 基地介紹 ]

 

理性建構 × 感性創建

全組數位模_edited.png

[ 建築產生 ]

異質共構 × 混合製造

  環境的因素與建築的創建息息相關。

  根據上述的基地條件加以分析出可能產出的建築類型,並仔細的觀察與探索基地與建築連結的可能性。第一階段初步定義出一個有趣且坐落於基地上的建築機能與類型,並在第二個階段加入不同的空間因子。透過不同的機能組合能產生出全新的系統架構。設計者可透過文本的設定、議題的討論來描述出一個有趣且和諧的共存建築。

  然而這樣的混合製造勢必面對許多挑戰,如何在視覺造型(線條、輪廓、形狀、組成…)和功能系統 (使用材料、結構、組織…)上達成一個異質的平衡,展現出整合性來驅動設計。

第八組主頁: Welcome
DSC_3927.jpg
google meet.png
SCREENSHOTNEW.png

鄭方哲 老師

  成大建築博士生及數位智造工坊專案經理。喜好探索不同設計間的可能性與轉化,其研究領域包含數位製造設、建築與工藝設計、仿生學及動態技術、機器人資訊與都市資料規劃等,深信跨領域學科之間的合作與創作能激發出不同的火花與想法。

  

​林大惟

​丁度元

陳玉容

​楊蕎寧
 

陳柏如

G8 Meeting

黃裕翔

鄭方哲

​鄭方哲

翁宇誠

老師的話

  

  首先恭喜大家都完成了大一設計課的課程,今年是你們的第一年正式踏入建築這 條漫長的道路。 

  在這個資訊爆炸且後疫情的時代,來回的實虛設計的確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,卻也因此打開了更多可能性與創造模式。從最初的電腦製圖練習到組上協調的平面轉換立體模型操作,透過理性的解構與感性的建構,慢慢窺探出大家的獨特的特質與創意發想。後續的建築設計連接著當初的基地元素,開始產生出許多異質共構的有趣空間,以設計者 的角度及各種工具進行轉化再詮釋,使原先解析出的要件逐漸連貫出完整的故事與系統,逐漸紀錄並演化其造型空間與場景,帶領大家進入屬於你們的動態敘事異想世界。 從最初開始上課不堪入目的小驚嚇到後來每次的小驚訝,你們的確大聲且明確的說著: 這是屬於我們的創作新世代! 

  建築這條路漫長且辛苦,記得常常提醒的事:認真且喜愛自己的創作,才能創造出感動人的設計。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對自己的努力,你們真的做的很好。祝福大家勇往直前做出更多美好且動人的作品!很開心認識大家,期待未來更精采的蛻變。

  

第八組主頁: Welcome
bottom of page